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9
范云鵬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政府為市場經營主體開展投資、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的有效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必然結果,對市場主體具有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激發活力的作用。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厲行法治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經濟秩序混亂多源于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因此必須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笔袌鼋洜I主體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大眾創業的實踐者,是萬眾創新的推動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必然要求市場主體匯聚創業人才,迸發創新活力,充分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的獨立性、自主性、平等性必須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運行,法治化營商環境能夠為市場主體的發展指明方向、厘清邊界、激發動力、保駕護航。法律的公平性和權威性為市場經營主體創造出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相較于政府,市場經營主體在博弈中處于弱勢,明確的法律制度能夠對政府的經濟管理行為進行規范,既避免了行政權力對生產經營活動的過分干預,也通過懲治不法經營、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障市場經營主體合法經營,激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技術進步、產品迭代等方式獲取合法收益,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盡管當下營商環境大為改善,但是與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期盼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當前還存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不完善如立法層級不高、體系化不全、立法覆蓋面不夠等問題;行政部門主動服務的意識有待加強,一些執法人員的法治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存在懶政、怠政問題,對民營企業“急難愁盼”的實際需求了解不足、重視不夠,與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完善保護營商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科學立法,增加法律制度供給。要健全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營商監管制度、市場準入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征信制度等各領域的法律制度,保障市場經營主體的財產權、物權尤其是知識產權等權利,對制約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進行徹底清理和規范,制定完善的負面權力清單,對部門權力進行規范化設定,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的法治環境。同時在立法過程中要注重讓市場經營主體及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立法,聽取各方立法意見及訴求表達。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強化政府依法行政,規范行政權力。要充分認識到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市場是主要的、優先的,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是為了彌補市場缺陷,為市場經營主體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創造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場營商條件。政府行政行為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和限制,可以通過逐步減少執法機關的自由裁量權,打造規范、公平、文明的執法隊伍等措施,保證執法過程中不越位、不錯位,避免選擇性執法行為,提升政府綜合執法能力和管理水平。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要構建科學有效的行政權力運行監督體系。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切實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嚴厲懲治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等執法違法行為,強化政府、社會、媒體等各方力量的監督,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建設“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戰略部署正當時,優化營商環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栽好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梧桐樹”,就會引來高質量發展的“金鳳凰”。
(作者單位:市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